配查网 东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三大帝国的古都在哪里_君士坦丁堡_欧洲_世纪
土耳其篇
可以说是罗马帝国缔造了2000年来的欧洲,所以我去土耳其,也就是为了近距离看看罗马曾经的辉煌——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当年由罗马皇帝耗巨资建立的君士坦丁堡可谓名副其实的“新罗马”,城市布局比当年的罗马城还要壮丽,它的传奇经历和富丽堂皇也同样让人瞩目。在修建1000多年后,它又彻底易主,甚至连原来的基督教堂也转为穆斯林的清真寺。
展开剩余83%随着时光流转而变幻无定虽说是历史的本质,但是作为亚欧交界处的君士坦丁堡的变化颇有“沧海桑田”的味道。1000多年以来,它一直让世人瞩目,无论强劲还是衰微。它曾经以宗教的力量统治着半个世界,但是也终在敌人的铁蹄下放弃了原来的宗教。
新罗马
1453年,奥斯曼帝国20万大军逼近君士坦丁堡。虽然守城军队只有6000人配查网,但是当年这位头号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还是一筹莫展。他不由感叹1123年前的君士坦丁大帝的眼光的厉害了。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已感到帝国风雨飘摇,需要新的力量和精神,便在能雄镇亚欧的拜占庭古旧城址上建立“新罗马”,并以自己的名字称之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坐落在伊斯坦布尔海峡(BosporusStrait,因此又称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小山丘上,南面濒临马尔马拉海,北靠“黄金角”海湾,东面控制伊斯坦布尔海峡,它的边界近似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底边正对着西方,以欧洲大陆为界。
而在东罗马灭亡300多年后,英国人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君士坦丁堡仿佛正是大自然专为一个庞大的君主国家设计的中心点和都城。这座位于北纬41°线上的皇都正好可以从它的七座小山上俯瞰欧、亚两大洲的海岸;这里气候温和宜人、土地肥沃、海港宽阔而安全,要往欧洲大陆距离也不远,而且易于防守。博斯普鲁斯和赫勒海峡可以被视为君士坦丁堡的两道大门,占有这两条水上重要通道的君主随时可以在敌人的海军来犯时将它们关闭,而为前来贸易的商船敞开。”
为了建造新罗马,君士坦丁竭尽了千百万臣民的全部财富、劳力和智慧,仅仅是建筑城墙、门廊和渡槽便花去大约250万英镑(按18世纪币值)。100年后,君士坦丁堡的财富和人口已可与罗马城争雄。它拥有1个竞技场、2个剧场、8个公共浴场、153个私人浴场、14座教堂、14座宫殿以及4388间豪宅。
君士坦丁堡原有8座水渠,到20世纪初,仍有一座公元375年建造的水渠在城市中心矗立着。它距海平面64米,高20米。水渠向来是古罗马的象征和骄傲,这条水渠将附近森林的水流导向城市广场上的喷泉,现在只保留了800米长的一段。
君士坦丁堡位于活跃的地震带上,每100年都要发生平均6.5级的地震,水渠能保存下来固然不易,但让我们更为称奇的是竖立在古赛马场上的埃及方尖碑。埃及方尖碑于公元前15世纪、由红色花岗岩制成,重约300吨,高20米。公元390年配查网,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把它从埃及卢克索的阿蒙神庙前搬到了现今这个地方。众所周知,方尖碑是埃及法老王的珍稀纪念品,存世极少,像巴黎、伦敦和纽约的方尖碑都是近世从埃及运过去的,1600年前能在君士坦丁堡矗立,无疑是国力的象征。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建成的100多年后,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从今天来看,君士坦丁大帝至少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
第一件事,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在当时是极具颠覆性的举动。因为基督就是由罗马人押送上十字架的,而且罗马人一直对基督教采取迫害的政策。比较有意思的是,直至今天,君士坦丁的做法在基督徒中仍有争议。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是原始基督教义派的,他告诉我:“由于君士坦丁一夜之间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肯定有许多不信仰耶稣的人为了世俗利益,跟着皇帝改信基督教。我们必须杜绝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回到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去。”
第二件事便是建立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帝国又延续了1000多年。
当然,人们也把进入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加上后来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三大帝国古都。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拜占庭一度是极富裕和最具世界性的帝国,它的金币甚至比今天的美元还要强势,在世界各地流通。在中国就发现了约有40枚5世纪初至7世纪初的拜占庭金币,在外国古币数量上,仅次于波斯银币。君士坦丁堡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中国输出的丝绸和香料,由当地的商人再贸易至欧洲其它地方。这些来自东方的物品非常昂贵,一磅丝绸在罗马竟能卖到12英两(340克)黄金。查士丁尼大帝出重金收买了两位波斯教士,将蚕卵放在掏空的手杖中,从中国带回君士坦丁堡,开始自产自销了。
拜占庭还有不少物产来到中国,在唐代就有狮子、玄熊、羚羊、狗、夜光璧、玛瑙等。
拜占庭帝国在公元6世纪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查士丁尼手中最为强劲。他在位近40年,把其登基之初的帝国面积扩大了一倍,幅员广阔,地跨欧、亚、非三国,大有复兴古罗马帝国之气势。
但查士丁尼死后,帝国内忧外患,疆土日益分裂。到了公元9世纪末,马其顿人瓦西里篡位夺权,帝国出现了近两百年的中兴,史称马其顿王朝。其后,帝国一直在走下坡路,13世纪初,君士坦丁堡竟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数千名骑士攻破,且大肆抢掠一番。
公元15世纪左右,土耳其奥斯曼人大举蚕食拜占庭帝国领土,拜占庭先后有三位皇帝跑到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等地,向“兄弟国家”求援。但在这些西欧人的眼里,拜占庭虽也信基督,但教会的体制与罗马教会相差很远,而且拜占庭人又是以希腊人为主体,与西欧的拉丁人并没有共同的血缘。
但这些联络交往也给后世带来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皇帝们把希腊的学术和古典文明引入了意大利,为文艺复兴点燃了导火索。因为拜占庭皇帝带来的学者引发了求知欲极强的意大利文人的兴趣,像文艺复兴的先驱诗人彼特拉克和小说家薄伽丘都曾亲自向希腊大学者请教,且受益匪浅。至于后来流亡至西欧的更多的拜占庭学者,对还处于蒙昧时代的当地人的启蒙作用更不容小觑。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Turkey配查网
发布于:天津市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九八策略 水泥过敏性湿疹的治疗?做好5件事,帮你摆脱困扰_宝宝_牛奶_皮肤
- 下一篇:没有了